很多程序员都是因为自己有需求,然后觉得其他程序员肯定也有这个需求,然后就很有自信地去开发了。
但这样的产品太难盈利了。
程序员大多是理性的工薪阶层。
他们有钱,但钱没有多到随便花的程度。所以程序员只会把钱用到他们认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上。
程序员的思维链是:

这个需求值得去花钱吗?不值得——“手动弄下算了,还是省点钱吧”。
有没有开源免费版或者绿色版?如果有——“咱有技术就是牛,又省钱了”。
就这点东西还想套我的钱?我自己做一个撒——“咱都是同行,想忽悠我?没门”

99% 的小众产品经不起以上灵魂三问。

好用的话,其实也是更愿意付费的,比如像 cursor 这种

不对,程序员反而是最愿意为软件、云服务等 “虚拟工具” 付费的人群了。因为程序员认可“虚拟”的东西也是值钱的。

你这样想,你开网店卖衣服,别想着把衣服卖给隔壁的网店,他不来恶性竞争就不错了。所有行业都是一样的

是这样的。卖给程序员不如卖给普通用户:用户群体更多,需求也是真需求。

你看巨头们都是面向普通消费者,广告,社交,娱乐。

对,聪明的都是挣女人和小孩的钱

需要域名,云主机,买不起

我现在有个需求,需要一个 UI 友好的图生成后天,ComfyUI 、SD 这些太复杂了,需要功能高度类似,但是每项数值都能清晰展现到对于结果的变化和对比。面相用户群体是普通群众。另外我需要自行部署,因为我生成的结果不想被审查。

如果有类似产品的话我愿意订阅

面向中年男人的产品==很难盈利

消费者食物链: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程序员

要好用到一定程度才会付费,如果付费绝对不会很吝啬。

要麼是不夠好, 要麼是太貴, 更有個別不夠好卻還貴.

每年各种订阅都大几千了

谁说不盈利,你去看看各种开发人员的外设装备

哪些外设装备是只面向程序员的?

对比错误。不能用小群体和大群体对比啊,体量完全不一样。程序员一共多少人,女人和小孩加起来一共多少人,普通消费者多少人?

要对比就小群体和小群体对比,卖软件给程序员容易,还是卖软件给教师、职业司机、篮球运动员、外卖快递员容易?

要是正中中年男人的兴趣,可以很赚钱, 渔具, 公路车,羽毛球等等, 一个比一个贵,一个比一个烧钱🤣

这就跟主打高性能的品牌总是亏个底掉,要么数次卖身,要么搞几个贴牌走量车一样。
任何领域的精英人群对自身领域的产品都是非常苛刻的。

苛刻到你几乎不可能有盈利空间。

卖给老板才行,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打工人凭什么买

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对比呢?

如果目标就是赚钱(楼主题目说了“盈利”),那么赚的钱就是=付费人数✖️每个人付费价格。

付费人数又=群体总人数✖️每个人愿意付费的概率

人数碾压的情况下,讨论概率意义就不大了...没必要死磕程序员。

没必要做程序员的生意,那有没有必要做其他职业、其他小群体的生意?大赛道有大赛道的玩法,小赛道有小赛道的玩法,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人做生意。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回到原本的话题,用大群体和小群体对比,就是不公平的。

Jetbrains 都沒幾個人買

可能花錢最多的就是 vps 了

自己能搞得定的,就不太乐意付费。
选择比较多的,就不太乐意付费。
除非能好很多倍,比如有人说到的 cursor ,想想付出与收益的成本,普通人做不来这种东西的。

隔行如隔山,在消费层面也是这种心态。

比如程序员不太会设计,为了设计我就很容易付费。Canvas 一个月 30 块钱,一大堆模板给你选,很方便的做个设计,套个样机,生成个小红书封面,这钱值得 因为让我学下 PS 不如杀了我喂猪。

但是 Cursor ,我用 Trae 也差不多,而且我主力是 Vim ,免费选择太多了,不买。

要好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