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 AI 中转平台的盈利逻辑是什么?
比如 open ai 和 claude code , 价格便宜很多,我理解就是一个转发,可能更细粒度的利用套餐的资源,比如两个人同样订阅了相同套餐,一个人用的少,另一个用的多一些,会平均一下?
那怎么保证用的少的人最后一刻突然用多起来了呀,那岂不是透支了。
还是这个是一个击鼓传花的东西
希望懂的人科普一下,感谢
感谢大家,基本了解了。自己干活的还是自己花点钱买官方的吧。
- 赌你用不完
- 用的多了偷偷限速
后台偷偷换便宜的模型。
缺了一个最重要的:4.跑路
那就是击鼓传花咯,资源用没了 就跑路了
这要说到 理发师 Tony 哥的发财路了:
低价引流,引诱充值长期卡,永久卡,然后跑路。
换个地方,换个名字,再来一遍。
因为都是后付费,进货用的黑卡,根本不付款,最后只能封卡,再换一张继续,成本是黑卡的成本
分情况讨论。不讨论偷换模型的情况。
Claude Code 转发这种:你买 Claude 官方的套餐越高( 20 刀 / 100 刀 / 200 刀),能用的额度是超线性增长的,例如说统一换算到 API 费用,可能 20 刀套餐能用大概等额 100 刀的 API ,但是 200 刀的套餐能用等额 3000 刀的 API 。显然就单位 token 价格来说 200 刀最划算,然而大部人用不到那么多,中转通过堆 Max 号池然后再分发,可以实现中间获利同时提供比官方更便宜的低价套餐(虽然这可能是违反使用条例的)
至于其他 API 中转,低价大多数是有一些低价渠道,例如 abuse 刷 GCP 300 刀赠金就能拿出价格低的离谱的 Gemini API 。这种低价渠道都是比较灰色的
除了跑路跟赌你用不完,还有很多中转 api ,比如头两天 jetbrain 的一年订阅,就可以翻成 api 卖
- 超售
- 黑卡
- 洗钱
跑路
1 每天有额度限制
- 人总要休息
- 不可能高强度的用一整天
- 有良心的话,本质上是一个$200 账户给多个人共享用
- 骗也是骗一个月,无所谓,毕竟几天的 token 就能回本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比如你让 AI 写支付,他把其中某笔换成自己的,毕竟大部分人不会逐行 review 几千行改动
黑一点,所有提示词全部拦截 系统提示词之类的 。转手就是一个 0.0
- 数据库做 cache
- 偷换便宜模型 减料
- 重置跑路
- 广告
- 搜集用户数据 和 GPT 答案 然后卖给国内训练模型的公司 , 这是优质数据
边做边看 类似 ds 出来立马上架
大概就是这几个:
- 有一些是用订阅转 api 的
- 偷换便宜模型
- 后付费黑卡
很多人充值了没有去用
那 next chat 有没有老哥打假的 自己一直在轻度使用
其他操作都不做,就专门卖数据,就够他赚一笔了。真实用户数据可是很贵的
chat.vacuity.me/ 有想使用纯官方可以试试我的,绝对官方 api
一些平台新用户送 2 美元这样,积少成多就有余额了.还有就是官方 web 反代 api,也是主流,成本极低.
github.com/popjane/free_chatgpt_api
免费的
跑路,之前有个什么 openai-sb 我记得就跑路了吧,我冲了 10 快还是 20 快来着还没用完呢。
再也不用任何中转,只自己买官方
加一条, 获取用户隐私数据
不管你是笔记,日常记录,还是生活心得,科研资料,实验数据等。 码农还有一大堆账号 密码 key 等等数据,都算有价值的吧。
特别在当下 MCP 方式下,不经意间就传入一些数据了。后台蒸馏保存以待备用。
黑卡
没跑啊 一只能用 只不过一直只有最基础的模型
自己花点钱买官方的
,可惜就是官方不要国内银行开的卡付款,不然我也开:(
openrouter 算不算中转平台,我用 cherry studio 连着,用着挺不错
这和小宽带服务商的套路一样啊。。无非就是降低质量、共享等等,这还是正规的套路。。
所有非官方的都是中转。
请问各位老哥,什么设备可以安装带 gui 的 linux 发行版,且自带电源,便于携带?个人用过树莓派,效果不好,电源解决麻烦性能差,看了下 pinephone 要 2k 太贵…
朋友偶尔用我电脑做点事,我新建了一个标准用户给他。他在他账户下偶尔安装一些软件需要输入管理员密码,这就很尴尬了。安装就算了,我账户登录后也会自动启动他安装的软件,而且还有桌面快…
家用环境,防止物业突然修变压器, 之前的 H1000M 在一次突然停电后就无法开机了,国网赔了 150 , 自己添点 180 米上了个 UPS ,该有的都有感觉还可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