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部分热门的譬如 claude3.7 在白天要排队,几大顶尖模型几乎都免费无限给人用。
当然,这是早起竞争阶段,要立稳脚跟。

所以是不是从侧面说明,AI 编辑器 orIDE 这门生意,小公司玩不太起。

大部分互联网产品前期推广不都这样搞么,先免费让你用爽了用习惯了,然后再限制再进行会员收费,现在不收费又不代表以后不收费。

可能是要收集数据给自己的模型做训练吧……不一定那么在乎成本的

行话叫培养用户心智

可以从别的地方赚,比如股市

是因为中国用户没有付费习惯所以管理层下意识使用这种方法,但外国人有付费习惯,所以他们要么会改变国外用户认知要么被淘汰。
中国的市场经商习惯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比如七猫小说,完全免费,但是收的是广告的钱
小公司可以搞国外市场,毕竟 cursor 和 windsurf 免费有 token 限制的

Trea 真挺良心的,我之前 Cursor 调用自己的 Claude Api ,上下文多的话,一次成本都要 0.05-0.5 人民币了。同样的使用频率到了 Trae 这能免费用。虽然 Trae 体验各方面都比 Cursor 差得远,但是免费这一点我就很接受他了

Trae 的协议几乎已经写明白了,就是在收集用户数据来训练

别觉得他是免费的,大公司的免费都是生意,你只要给他贡献了数据,他就有收益

这垃圾 IDE 会吃光 mac 的连接数然后上不了网

当年剪映是不是一开始也是免费的,后来各种功能会员搞起来了。

看似是免费提供工具,实则是互相在利用罢了,Trae 用你的数据训练模型,你用 Trae 编程,只是没到收网的时候而已。😂

圈内这么玩是可以的,恶性竞争罢了,几千年了一直如此。但是出了圈没人惯着你,什么好用就用什么,甚至还更偏向用创业公司的产品

几千年在这边土地都是劣币驱逐良币,

以后免费用户生成的代码低效且 bug 忒多,付费用户代码高效没 bug

目前是通过大量用户的实际使用用例打磨它的产品。
如果它要雇人内部打磨产品,估计人工成本更高。
这么多人帮他测试,提升产品能力,应该是反而赚到了。

老实说, bug 不少, 不过它写的所有 bug 我都在给他反馈修正, 相当于互惠互利吧

你看看比较大的公司谁敢用这种东西。。国产互联网公司懂得都懂

“如果你没有付费,那么你就是产品”( If you are not paying for it, you're the product )

没有一个人回答 op 关于成本的问题😂

不过字节之前搞那个 coze 平台,也是开始免费,后来收费,当时可以免费使用 GPT-4 ,并且是比较早的一批接入绘画和搜索功能的平台,很好用。后来收费了我就没有用过了

作为公司码农,你只是个打工的,只要公司不禁止免费用就完了,只要效率提升了,机密关你什么事,你只是个打工仔。

用 IDE 的才几个,你看看豆包和腾讯元宝,这才是烧钱的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