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发帖时,最好的 6 盘位以上 NAS 系统方案是不是 Unraid 底层+飞牛应用层?
个人理由:
Unraid 作为底层系统,提供 Array 阵列功能,可以灵活增减存储,对于刚刚组完 NAS 整机,手头不是特别充裕只能先塞 1-2 块硬盘的用户十分友好。(也许可以使用 OMV+Snapraid+MergerFS 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在 Unraid 的基础上安装飞牛 OS 虚拟机并将 Array 分配至飞牛,飞牛 OS 有完善的 APP 应用生态(文件同步、影视墙、AI 相册、文件管理等),适合家庭用户使用。
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最近帮一个同事装机,但是他下单的时候他不知道有板 U 套这种东西,直接买了板 U 套+一个 CPU ,结果成功白嫖到了一块 13400F🤣。为了这瓶醋包个饺子吧,就想用它组个 NAS 玩玩。初步计划是直接买宝藏盒 2 这个 8 盘位的机箱,但是现在硬盘价格十分不合理,一次性把 8 个盘位塞满明显不现实,现金流直接就告急了,定系统的时候因为要考虑家用,所以想出了这么个方案。如果是个人自用,我早就直接 OMV + 1Panel 了。
PVE ,然后随便配个什么系统就可以了,把硬盘直通给那个系统,这样不是为了性能,是为了 pve 挂了后,数据可以保留,并且你以后真买了那个系统的产品,硬盘可以直插上去就能用。
PVE+1 ,为的是能够方便切自动化地备份整个系统,只不过在 PVE 在配置稳定之后别老去折腾 PVE 本身否则容易搞崩。
想问一下,后期增加硬盘的时候不会很麻烦吗?因为 PVE 好像就没有啥组建阵列或者存储池的能力吧?也是要依靠虚拟机的文件系统的?
#3 硬盘直通啊
hdd 。。。
短期内看不到降价的可能,规模效应已经在倒退了。。。
以及这帮 nas 机箱。。。
你还不如先把显卡电源选了,os 无所谓
查了一下,是将 SATA 控制器直通给虚拟机系统,并分配多个不同的硬盘空间吗?这样操作的冗余性如何呢?
显卡打算 RX550 或者摩尔线程,毕竟不打游戏,如果走 PVE 的话打算也虚拟一个 CoreELEC 做个电视盒子,就跟极空间一样。
电源目前还没啥特别的想法,可有推荐?
13400f 没核显,一张卡你怎么同时亮物理和虚拟机。。。
而且盒 2 也算是出名的一咕咕了好几年了,年初我看那哥们自己直播装机都装的挺蛋疼,谁来推荐你都没得装,建议老实找别人作业。。。
硬盘直通,跟 pve 没关系。pve 只是一个负责启动的而已。所有的事情都是在 虚拟系统中实现。
何必直通 起各种容器就行了 都能共享 gpu immich jellyfin 客户端基本上都有 app 连三星 tizenos 我发现都能装上
你要相信 IDC 的选择,很多都是在 PVE 上管理上万小鸡账单,准不会错。除非自己技术不到家
虽然不能直接对比,unraid 稳定性远远不如 pve 。
unraid 正版仅能以 u 盘方式,没能像 truenas 那样可以设置多个盘、u 盘作为备用。
容易因为软件、硬件( u 盘)而导致开不了机,我多次遇到过“bz*文件 checksum 错误”:
- 升级个插件,因为网络问题失败,这时无法重新检测出该插件可更新状态,只能重启,重启有概率
- 突然断电重启
- 升级时因网络问题中断(按理由应该还在下载阶段)后重启
- 普通重启(少概率,但有可能)
真遇到只能去重写 u 盘( config 保留)
现在在外每次重启都要祈祷别出事
u 盘试过用闪迪、三星到现在的 mlc u 盘
并非劝退 unraid ,而是最好知道它的缺点,阵列很好用。
现在 unraid 当个存储和稳定的跑些 docker (机械组 unraid 的阵列作为存储、固态组 raid 跑 docker )
只是把网络方面分离出来,n100 装了 pve ,上跑 ikuai 、lxc docker ( adguardhome )、openwrt
pve ,直接 zfs ,zfs 2.3 也支持存储池一块一块扩展
我这边能列举 40 多个 unraid 致命问题
给个忠告,别买小厂,我盒 2 首批用户,各种坑,肠子都悔青了。
预售到期后,又延长了几个月才发货。
下面是我踩到的坑:
- 主板螺丝孔位有误差,有两个螺丝硬是上不了。
- 送的主板螺母比普通的高 2mm ,导致 pci 过高,挡板上不了螺丝,最后重新购买主板底座螺母。
- 首发忘送电源按钮,后面补发,要自己动手安装,安装位置比较考动手能力。
- 上挂 sfx 电源只有一个螺丝,最后群友做了个支架,找嘉立创做,加上去才稳固。
- 硬盘架卡口设计别扭,经常卡不住。
- 底部的三个 sata 接口没限位,不经意线就松了,重新装线全部要拆完,头都麻了,最后装好了缠了绝缘胶布才好。
- 还有些一下记不清了。
不过听说后面改版了一次,不知道改了啥,反正我是不打算碰了,打算用一阵,再找个合适的机箱换了。
为何不直接在飞牛上手搓 snapraid+mergerfs 呢?既有 unraid 的灵活阵列,又能享受飞牛的应用。
好的,准备买君名创达的 9 盘位了
我单独用飞牛或者黑群晖,能满足需求了,机箱一旦确定,盘位我都一次性装满,所以后期几乎没多少需要扩展的了
Unraid 就是个垃圾,用 PVE 或者直接用飞牛作为底层是最优选项。
- 飞牛一直在更新,说不定哪一次更新就把它们更没了
通过这种方式是挂载在存储管理里面看不到的
主力机改成 PVE 底层飞牛➕win➕Debian➕home assistant 了
从疫情元年到现在我用 unraid 已经 5 年多了,除了 smb 速度是个最大的问题,其他方面我还没有遇到过问题。网络部分我用 r5s 独立了主路由+翻墙之类的功能,除此以外 30 多个 docker 和 2 个虚拟机都是架在 unraid 上,硬盘没做 raid 因为比较乱,一个 4T 的 nvme 做 cache ,一个 12T 做主存储,一个 4T 和一个 2T 做备份,通过 user script 把主存储上的重要数据定期 rsync 过去,平时都是停转状态。
飞牛之类的之前试过,但是他的功能都能有 docker 替代,因此没有长期去用。不过如果都考虑用飞牛了,直接底层 pve 就得了没必要上 unraid 。我没上 pve 的主要原因就是 unraid 买的早...两个盘组 RAID1 用来保存照片之类的重要数据
剩下的盘位全是 basic ,存点电影游戏之类不值钱的东西,根本不用考虑扩容的事儿,坏了就换新也不心疼相关启动服务自己写,不会更新没的。硬盘信息里可以看到每块硬盘的使用情况,想要看整个阵列的使用情况,直接命令行或者跑 docker 相关工具。我现在就是这么弄的。
路过提一嘴,如果你能接受飞牛特色隐私条款的话,飞牛才可能进入你的选择范围。
物理 ubuntu ,不组 raid 定时任务自动备份,all in docker
我的选择是增加设备数量,放弃 Raid ,全部单盘直通,目前 3 台 5825U ,一台 12700 ,一台 12400 ,一台 N5105 ,三台本地,2 台异地。
winserver+hyper-v 在用,飞牛在用,在这之前长期是 PVE ,都没所吊谓,哪个是你用着舒服的,哪个就是对你最好的。
再 NB 的系统,你用着拧巴,那它于你也是垃圾。
直接刷 debian 或者 ubuntu 不就得了,装完了想干什么干什么,就自己装一台电脑而已。比起这个 6 盘位的机箱才是难找,要么就干脆整塔式机箱了
自沙湾关口出发,经沙湾路到达深圳火车站后转文锦路沿罗沙路然后翻盘山公路进入到沙头角,最后到达大梅沙。返程从梧桐山一个小径。全程花费了 3 个小时,行程约 60 公里,电量消耗 …
黑客,可能在大家的眼里是那些入侵别人计算机搞破坏的人,其实并不是那样的。如果你这样认为了,只能说明你对计算机文化并不了解,真正的黑客是一种自由的象征,他们挑战权威,追求自由,并…
见隔壁 《喜欢原生安卓手机的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摩托罗拉》(/t/896311) 有感,记录一下我从国行索尼 Xperia 1 III 换到国行 Moto X30 Pro 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