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nbox如何跨平台重用代码?
原文链接《How Google Inbox shares 70% of its code across Android, iOS, and the Web》

开发一个移动应用在当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想要获得最多的用户,你的应用通常需要覆盖 iOS, Android, 和 Web 三大平台。这就意味着同一个应用需要开发三个版本,使用 Objective-C 或者 Swift 开发 iOS 版本,使用 Java 开发 Android 版本,使用 JavaScript/CSS/HTML5 开发 Web 版本。工作量增大的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的 bug 需要修复。
这个问题也是 Google 在开发 Google Inbox 时致力要解决的。在最近发布的这款应用中,Google 使用了一些工具实现了70%的代码跨平台复用。
Google Inbox 覆盖 iOS, Android, Web 三个平台,它们使用的是同一个后台代码逻辑,只是前端的用户体验和平台相关特性的实现有所不同。Google 自主开发了一套辅助工具将 Android 版本的 Java 代码逻辑编译为 Objective-C (针对 iOS 平台) 和 JavaScript (针对 Web 浏览器)。 Java 到 JavaScript 的编译由 Google Web Toolkit SDK 完成,Java 到 Objective-C 的编译则由 J2ObjC (j2objc.org)来完成。
J2ObjC 是一个开源项目,由 Google 在2013年发布。Google Sheets (Google Docs 中的电子表格部分) 也使用了 J2ObjC,而 Google Inbox 则是目前使用 J2Objc 最多的 Google 项目。
Google Inbox 复用的代码逻辑包括:对话 (conversations),提醒 (reminders),联系人 (contacts)。还有网络相关功能和离线同步。这些代码逻辑的复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在产品设计时,Google 将这些可复用功能划分为抽象的逻辑概念,比如:提醒的逻辑放在 “reminder.java” 中,可以被 Android UI 调用。对 iOS 版本而言,J2ObjC 将 “reminder.java” 编译成 Objective-C 代码,再由 iOS UI 调用。
Google 没有跨平台编译 UI 部分的代码,因为不同平台的UI特性各有不同,盲目统一会导致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代码复用只是针对可以共享的后台逻辑,前端的UI实现是完全原生 (native) 的。这与 Xamarin (一个基于 Microsoft C# 的跨平台移动开发工具) 提出的概念类似。
跨平台代码复用通常会带来一些性能上的问题。Garrick Toubassi,Engineering Director 和 Google Inbox 项目组成员,对此表示: “性能上的影响如果有的话,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做过大量的性能测试。因为没有加入额外的中间层来处理跨平台兼容性,所有代码最后都是平台原生代码。J2ObjC 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和 Java 源代码拥有大致相同的对象数量和对象图谱复杂度 (object graph complexity) ”。
Google 使用的整套方法解决了跨平台移动开发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推进了安卓先行 (Android-first) 的移动开发策略。
更多 Google Inbox 文章请猛戳 Gmail 官方博客。
转载于酷壳CoolShell 无删改 仅以此纪念陈皓(左耳朵耗子)
家有 atv ,之前在用 infuse 看 dpx ,新购入 ds423+。看 nas 节点各位讨论的都是比较进阶的问题,想请教以下几个基础问题,请大佬们不吝赐教: 资源积累…
windows 更新和杀毒差不多成了月经贴, 每隔一段时间就刷到有人问, 分享一下我自用的两个软件, 希望能帮到 V 友.预览:禁用 defender: 下载前需要先关闭 de…
业余人员问,,请分享你们的方案,谢谢。。 高情商 分享方案 低情商 快来自首 了解一下原理就知道怎么解决了,有这么难吗? 请看: github.com/develon2…
合速度